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内运动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4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4s内通过的路程为4m,而位移为零

答案

答案:D

速度时间图像中横轴以上速度为正,所以A错;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B错;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以上位移为正,横轴以下位移为负,所以在4s时刻位移为零,C错;D对;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0日)

材料三 张开沅认为:“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100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100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一百年。”

——转引自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0日)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秦汉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8分)

(2)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引发诸多“第一回”的具体成果。

(6分)

(3)材料三提供的辛亥革命史研究新视角是什么?(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