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H2SO4反应生成SO2,CO2,水蒸气和炭黑.

(1)用编号为①→④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混合气体中含CO2,SO2和水蒸气.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的现象是______;结论为______.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B瓶溶液作用为______.若C瓶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得到结论为______.

(3)装置 ③中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装置  ②中盛的溶液是______以验证混合气体中有______.

答案

(1)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水蒸气用无水硫酸铜,因溶液中有水,所以先检验水蒸气,然后检验二氧化硫,同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用溴除尽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

故答案为:④③①②;

(2)实验的装置①中A瓶装的是品红溶液,当混合气体通过A瓶时,品红褪色,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硫;溴水能和二氧化硫反应,所以,二氧化硫能被溴水吸收,当混合气体再次通过品红时,不褪色说明品红已全部被吸收,

故答案为:品红褪色;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硫;溴水褪色;将二氧化硫吸收完全;混合气体已无二氧化硫;

(3)装置③的作用为检验水蒸气的存在,白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晶体,说明有水蒸气存在,装置②的作用为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硫酸铜;水蒸气;澄清石灰水;CO2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往来翕忽                                 ②悄怆幽邃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竹柏影也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皆若游无所依

C.日光下彻,影石上

D.其岸势犬牙差互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小题4:试分析两段文字情感的异同(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