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皇帝一个人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民国”之取代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4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影响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政府通过哪部法律文献“从国外移来”了其制度?(1分)材料认为这一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综上,谈谈你对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认识。(2分)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是开明君主专制,但明清是君主独裁政治(4分)
(2)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欣慕和对现实专制制度的不满;建立民国取代帝国。(6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太重视制度而未注意与人事相配合(1分)
(4)言之有理即可(2分)
题目分析:(1)注意材料一种的转折语气及最终结论,专制和明清两代相对应。之前“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基于此得出结论。(2)分析材料二,强调了西方列强入侵客观上给中国带来的政治民主方面的影响,包括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3)第一小问结合史实回答,分析材料,强调了即使学习外国,也一定要与本国传统、人事相结合,否则“无法长成”,所以,其原因是太重视制度而未注意与人事相配合。(4)此问可从中国政治文明演进历程、演进背景、以及内容等方面分析。
点评:此题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解读能力、概况评述能力等,解题时要注意时刻不能脱离中国政治文明演进这一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