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国现代化历程的重要特征是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利代替以君主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特权,以工业化代替传统农业,不断地推进我国现代化。(7分)
请回答:
(1)1953年,我国提出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这里的“一化”指的是什么任务?(1分)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标志是什么?(1分)
(2)1954年是我国民主进程中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颁布了哪部保障人民权利的文件?
(1分)为什么说这部文件能保障人民的权利?(1分)
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在 * * 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又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1分)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1)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宪法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答对一点即可)
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题目分析:
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 ;相应培养建设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准确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全国人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使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今天宪法的进一步完善,到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告诉我们,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