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3型题

男性.47岁,因左上腹饱胀感半年,牙龈、皮肤出血、发热2周入院,体查:中度贫血貌,胸骨有压痛,肝肋下3cm,脾呈巨脾改变,血象:WBC250×109/L.原始粒细胞33%.中性杆状核、分叶核及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多,RBC2.48×109/L,Hb56g/L,PLT24×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35%,红系、巨核细胞系受抑制。

该患者所患疾病的平均生存期是()

A.半年

B.3年

C.1年

D.2年

E.半年

答案

参考答案:A

综合题

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是中央政府必须重视的大事,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二

尹湾六号汉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

──《尹湾汉墓简牍》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材料四

民族问题本来就是个复杂的问题,麻烦的问题。每个民族都有它长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对待民族问题,要作历史的分析,并且要有阶级观点。

──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1957年3月25日)

请回答:

(1)材料一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归纳材料中哪些人在实施这一制度中收益?(4分)

(2)指出材料二中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体制。分析这一制度的局限性。(2分)

(3)材料三认为元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在哪里?(2分)

(4)民族地区管理有其特殊性,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进行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从社会发展的大局角度,这一制度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