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类似事项中国日本相差年数
事项事项
开办外语学校

购买轮船

设立工场

开设电信设备

派遣留学生

发行报纸

建设铁路

改革文字运动

民众政治运动

发行杂志

创始师范教育

近代学校制度

设立国立大学

政治革新

立宪预告

发型开禁

实施新历

改革货币制

颁布宪法

同文馆

商船亚丁号

安庆军械所

上海和香港之间

美国留学

《昭文新报》

上海和吴淞之间

《一目了然初阶》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南洋公学师范院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诏书

准备立宪上谕

自由理发

太阳历

实行法币

中华民国宪法

1862

1862

1864

1871

1872

1873

1876

1892

1895

1896

1897

1902

1902

1905

1906

1911

1912

1935

1947

洋学所

咸海丸

横须贺造船所

东京和横滨之间

荷兰留学

《中外新闻》

东京和横滨之间

《汉字御废止之仪》

建议设立民选议院

《西洋杂志》

师范学院

《学制》

东京帝国大学

五条誓文

设立国会诏书

自由散发

太阳历

新货币制度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55

1857

1864

1869

1862

1868

1872

1866

1874

1867

1872

1872

1877

1868

1881

1871

1873

1871

1889

7年

5年

0年

2年

10年

5年

4年

26年

21年

29年

25年

30年

25年

37年

25年

40年

39年

64年

58年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答案

相同点:

①经济近代化开始时间、开启模式大体相同。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从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开始,近代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开始时都来自西方国家)。(3分)

原因:都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西方半殖民地;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本国改革势力的推动。(3分)

②文化教育近代化开始时间相同,两国在六七十年代先后创办近代学校与派遣留学生,开始文化教育近代化。(3分)

原因: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西方教育的影响(3分)

不同点:

①工业近代化结果不同:日本基本从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3分)

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3分)

②教育改革结果不同:日本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教育系统,中国最终没能彻底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3分)

原因: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旧官僚与资产阶级改革家);经济基础不同;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以儒学为根本,排斥西方科技教育)(3分)

③政治近代化时间不同:近代政治制度的确立相差20年以上,更有甚者达50年以上。(3分)

原因:清政府一直在维持传统的封建统治机构,而明治政府却是在废弃幕府统治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日本商品经济发展新的阶层兴起;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阻碍民主政治的建立;而日本传统文化没有沉重负担,易于学习外来文化,所以走得较快。(3分)

④近代化进程的不同:日本的现代化是通过明治维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同时进行;中国则是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一步一步缓慢推进的。(3分)

原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势力根深蒂固,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与改革力量强弱不同;传统文化对外来文明态度不同;国际环境不同。(3分)

⑤中国近代化整体程度落后于日本,经济与教育起步差距较小,政治差距巨大;实施的结果整体差距巨大。(3分)

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封建制度的强大程度不同;领导者的决心、素质目的不同;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3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与获取信息、解读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表格主要是纵向分析每个比较项,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异同点。相同点可以从近代化的模式式、时间方面分析归纳,结合时间信息,把握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原因;不同点则可以从近代化的进程与结果等方面分析归纳,及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原因。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