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2014届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b”或“c”)。请写出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式                                    。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发生装置选用C,其优点是               

(4)若D装置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气体后,溶液变      ,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长颈漏斗(2) A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K2MnO4 +MnO2+O2↑;防止水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 b     CaCO3 +2HCl =CaCl2 +H2O +CO2↑    CO2 +Ca(OH)2 =CaCO3↓+H2O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红色     CO2 +H2O =H2CO3

题目分析:(2)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 +MnO2+O2↑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原因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细粉末进入导管;收集满了以后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停止加热,以免水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破裂;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气体应从b端进入;实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装置中可把石灰石放在隔板上,当要同种反应时把止水夹关闭,稀盐酸进入长颈漏斗中,反应停止,即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论述题

图一:2010年8月—2011年9月我国CPI走势和2012我国CPI走势预测

图二:  2006-2011年第三季度GDP总量及增速和2012年GDP增速的预测

注:①对2012年预测数据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对第12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数百位经济学家、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②CPI反映了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总体价格,通常作为观察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把3%作为通胀警戒线。③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2011年开始中央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材料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和通胀压力并存。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以“扩内需、保增长”为主线增加4万亿投资,使2008、2009两年经济总量“保8”目标得以实现,但通胀隐患也就此埋下。2011年,随着物价的“涨”声一片,控物价成为调控重点。进入2012年,伴随着CPI逐渐回落,稳增长、调结构替代控物价,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中央指出,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调结构就是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但也有专家指出,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转向多元:既要稳增长,又要防通胀,还要调结构。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8分)

(2)用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既要稳增长,又要防通胀,还要调结构”的原因。(10分)

(3)材料二中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及调整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方法的?(12分)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