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我们学过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写出途径B制得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六种制得氧气的途径中,属于物理变化的途径是    (填字母代号);在发生化学变化的途径中,它们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             

(4)根据“绿色化学”理念,通常   (填字母代号) 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答案

(6分)

(1)2KMnO4 K2MnO4+MnO2+O2↑(2分)(2)(2分)D 分解反应

(3)(1分)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4)(1分)A

题目分析:(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2)D项用空气制氧气,是将空气中原有的氧气分离出来。发生的物理变化。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可加入起催化作用的催化剂二氧化锰。两个反应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所以都属于分解反应。

(4)A是使用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综合题

(22分)中国近代化主要是在外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驱迫下,中国人迅速不断地、一次次变换择取更新的两方文明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化的主要三种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哪两种近代化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简要说明理由。  (6分)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在推动近代中国进步方面的表现。(4分)

材料三 从影响方面看,19世纪西方的冲突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19世纪中国虽然在向近代化转型,但真正的近代化却 “遥遥无期”?(6分)

材料四 近代前期我国政治文明演变示意图   

(4)以材料四我国政治文明的演变为例,分析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呈现的特点。(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