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1917年孙中山在《民权初步》说:“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造成“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思想对中国影响有限

B.中国人已丧失了合群的天性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D.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压抑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认为实行国会是实行民权的第一部,但是“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即中国人长期受专制制度的压抑,丧失了合群的天性,从而中国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开会,不懂得如何在开会中实施自己的权力,“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故选D。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积”之为弊

扬于泽

如今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时兴的就是让问题堆积下去,堆积成“大事”,再集中力量大张旗鼓办之。比如集中拆除城市违章建筑,集中销毁假冒伪劣产品,集中“打拐”,集中侦破大案要案,这些无不贯穿着“集中”的思想。

问题开始时当然是不大的,故而是不被重视的。待到问题积累成堆,小事变大,就像寿星头上那团赘肉,一旦过于沉重,有关部门就着急起来,必欲除之而后快。除掉后,便又心不在焉,岂知赘肉可能重新生长。如此反复,形成对一刀割除的“路径依赖”。单身汉是喜欢积累问题的,未洗的衣袜塞满墙角席底。孤家寡人一个,既没有父母约束,也没有妻儿监督,不必对任何人负责,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是一种拖延战术,借此逃避每天的责任,图个清闲自在。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就来一次“大扫除”,这个周期,可能长达一个月甚至更长。

有些职能部门跟单身汉半斤八两,民众想解决问题,就得等待问题堆积如山,就得等待时机成熟。我们这里有些人,今天的事最好拖到明天。平时做事的,无人喝彩,甚至出了麻烦;平时不做事的,“集中”精力忙“大事”,领导重视,场面壮观。平时做事的可能被淘汰出局了,平时不做事的锦绣前程指日可待。

这样地积累问题,不是亟须祛除的积弊吗?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你认为这种“积”成为一种积弊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6分)

答: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