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轩同学所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

(1)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位置;

(2) 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白卡片,则白卡片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实)像;

(3) 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进行,因为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 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 验 次 数123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7310.3513.48
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与A所成的像重合(2)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能,不能,虚 (3)平面镜不能透光,A

题目分析:(1)移动蜡烛B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当蜡烛B“与A所成的像重合”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位置;(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得出物像等大的规律;像的亮度是由蜡烛发出的光的强度决定的,将蜡烛B点燃,增加了环境亮度,”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蜡烛火焰经玻璃反射成像,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白卡片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无法看到镜子后面的蜡烛B,因为“平面镜不能透光”,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4)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确定像的位置时,蜡烛B没有与A的像完全重合,或由于测量时产生的误差等。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