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一次肺癌研究中,一名医生访视200名病例,一名护士访视200名对照,病例和对照来自同一所医院,并按性别、年龄、种族进行配比,结果发现50%的肺癌病人是重度吸烟者,而对照仅30%是重度吸烟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有人据此得出结论,肺癌与重度吸烟有联系,此推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为不是根据率来判断

C.不正确,因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有关的特征上不可比

D.不正确,因为对统计学的意义的解释不确切

E.不正确,因为可能存在观察偏倚

答案

参考答案:E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二 据元史记载,元代开始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并要定期觐见皇帝及述职。

材料三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材料四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自《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当时中央还采取了哪些监督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提到的大量奏章送达皇宫的原因是什么?明永乐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四段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